從硬件轉向材料,喻東旭只為做智能硬件的變革力量
于是,他再也坐不住,開始尋找新的、具有變革力量的材料研發項目。機緣巧合下,他認識了香港科技大學的溫維佳教授,并被教授研究的納米銀線材料給吸引,于是開始天使投資這個項目。
圖|納米銀線材料
不久,在十八大以后,廣東開始大力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。借著這樣的大環境,喻東旭和溫維佳兩人一拍即合,于2014年9月份創辦了華科創智。
于是,喻東旭負責產業化、市場推廣和公司運營,溫維佳則專注于研發,借著各自獨天得厚的優勢,兩人就這樣緊鑼密鼓的展開了工作。
五管齊下,華科創智用技術實力走在前面
深圳市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(簡稱“華科創智”)成立于2014年9月。至2017年底,僅三年時間,這個年輕的初創企業就從不到10人的規模迅速成長為擁有近200名員工、占地18000平方米,體量漸“胖”的公司。
發展如此迅速,公司依然腳步穩健。如何做到這一點,這讓人十分好奇。
“三年內,成長迅速而不出問題,我在5個維度上下足了功夫:資金、技術、人才、市場、產品?!庇鳀|旭解釋道。
以技術為例,目前,華科創智的納米銀線材料直徑可以做到20nm,長度可達30um,包括柔性透明導電膜阻抗值,已經低至10歐,這是表面電阻低的導電膜。
“在技術上,我們在整個行業里都是居于首位的,甚至超過了美國硅谷的同行們,而達到這一步并不容易?!?/span>
“材料的合成技術是難點,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多資源和精力;技術的迭代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周期,而我們的產品已經迭代到第六代,從某個層面上,這也意味著我們技術的穩定?!?/span>
當然五“管”齊下并不容易,除了技術的投入,喻東旭指出怎樣保證資金鏈持續不斷、怎樣通過驗證、測試來取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、怎樣吸引人才等都是發展中需要克服的難關。
他指,現在華科創智的員工數近兩百,其中有一百人都在做研發,而博士、碩士學歷的員工占據了半數以上。
“我們以技術為引擎,而人才是技術的保障?!?/span>
納米銀線材料到模塊合成,致力于打造標桿產品
為了帶動納米銀線新材料的落地,喻東旭選擇了從材料到觸控模組的垂直整合制造方式,即將材料合成----涂布----電容式觸控屏模組整個產業一步到位的去做。
“因為大尺寸電容屏和小尺寸電容屏的市場發展完全不一樣,所以當時要找到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,基本上是不現實的;同樣,從現有資金做整個產業上下游公司的投資,也是有很大的難處。所以,我們可以走的路就是自己去做,并推出一款穩定、可靠的產品,以樹立行業的標桿?!?/span>
上海調光玻璃從銀納米線墨水到導電膜到觸控的垂直整合,使其生產制造過程形成一個相互驗證的閉環,這樣不僅利于其提升材料的設計,也幫助公司推廣了市場。無形中,華科創智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,并與同行們拉開了距離。
[ 掃一掃 關注我們 ]
13661800593